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5万吨/年电解二氧化锰项目(一期工程)和30万吨/年硫酸锰项目(一期工程)地基处理强夯工程顺利开工
发布时间:
2017-07-17
作者:
文:郝志强、图:景克汉
来源:
近日,由我公司承接的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5万吨/年电解二氧化锰项目(一期工程)和30万吨/年硫酸锰项目(一期工程)地基处理强夯工程顺利开工。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、EPC总承包单位有关人员出席了开工仪式。
近日,由我公司承接的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5万吨/年电解二氧化锰项目(一期工程)和30万吨/年硫酸锰项目(一期工程)地基处理强夯工程顺利开工。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、EPC总承包单位有关人员出席了开工仪式。
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大龙镇的大龙经济开发区,项目建设地离大龙火车站1.5km。建设规模为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5万吨/年电解二氧化锰项目(一期工程)和30万吨/年硫酸锰项目(一期工程)。项目采用分步建设的方式,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后生产规模为6万t/a硫酸锰(3万t/a高纯一水硫酸锰、1.5t/a工业级一水硫酸锰、1.5t/a饲料级一水硫酸锰)及3.3万吨电解二氧化锰(无汞碱锰1.7万t/a、锂锰0.5万t/a、高性能碱锰1.1万t/a);一期一步建设规模为3万t/a高纯一水硫酸锰及1.65万吨电解二氧化锰(无汞碱锰0.4万t/a、锂锰0.15万t/a、高性能碱锰1.1万t/a)。建筑总面积:68400㎡,建设总工期14个月。
EMD成品库强夯总面积4156.37㎡,第一遍采用16000kN·m,第二遍采用5000kN·m,满夯采用2000kN·m。考虑此次强夯作为地基处理使用,以达到“以夯代桩”的效果,所以对强夯布点间距做适当调整,以保证将来独立柱基础每柱底都布置有16000kN·m强夯点。
贵州能矿锰业煤电锰一体化项目循环经济模式,采用创新工艺技术,通过热电联产,实现煤、电锰、汽生产与消耗平衡,充分利用热能、电能、减少三废排放,提高产品附加值,形成突出的比较优势。项目建成后,将贵州能矿锰业集团煤电锰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,使之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而带来更大的收益,为实现集团远景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不仅能有力地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区域城镇化的进程,而且也能为我国电解二氧化锰、硫酸锰行业的良性发展和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。对于壮大我国电解二氧化锰及硫酸锰行业,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飞速发展的需要,带动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关键词: